05
2012/09
農機發展“十二五”規劃出臺
《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“十二五”規劃》日前由農業部正式發布。規劃提出,全面提高農機裝備和作業水平,并明確未來五年農機行業發展目標,到2015年,農機總動力達到10億千瓦,農機化率提升到60%以上。
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“以舊換新”首次被納入農機“十二五”規劃,這對提振農機消費具有積極意義。
全面提升農機裝備水平
《規劃》明確“十二五”時期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目標,到2015年,農機總動力達到10億千瓦,主要農機裝備數量穩步增長,裝備結構更加合理,區域發展更加協調。
“農機化率”也成為一項重要指標。據了解,目前我國農機化率為52.3%,規劃提出,到2015年,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0%以上。這一目標比此前《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》中提出的55%更邁進一步。
具體來看,未來五年,糧棉油糖等大宗農作物機械化水平明顯提高,水稻、玉米等生產全程機械化取得長足發展,主要經濟作物機械化生產和現代設施農業取得明顯進展,養殖業、林果業、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協調推進。
為實現這些目標,《規劃》提出發展農業機械化的六大任務:全面提高農機裝備和作業水平、努力推動科技創新及技術推廣、不斷壯大農業機械化人才隊伍、加快培育社會化服務組織、深入推進安全發展、大力促進農機工業和流通業發展。
在農機裝備中,《規劃》強調要重點提升大馬力、高性能、復式作業及適合丘陵山區作業的機械保有量;加快老舊農業機械的更新報廢;促進作業機械和拖拉機配套機具的發展,改善配套比,提高利用率,降低單位能耗。
農機“以舊換新”提上日程
近年來,國家不斷加大農機購置補貼的資金,數據顯示,中央財政農機年購置補貼資金從2004年度0.7億元增加到2011年的175億元。而在此次規劃中,“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專項”再次成為“十二五”期間國家重點扶持的四大專項規劃之一。
在具體政策方面,除了落實《意見》提出的財政、稅費、金融、保險、用地、基本建設等各項扶持政策外,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“以舊換新”首次被列入農機“十二五”規劃。規劃中強調,要“建立農業機械報廢更新制度,制定農機以舊換新辦法”。
市場人士指出,此前,汽車和家電行業依靠以舊換新政策,各路廠家賺得盆滿缽滿,已為農機以舊換新提供了借鑒與參考。在國家拉動內需、刺激消費的大背景下,農機以舊換新對于促進農機消費具有積極意義。
一方面是“十二五”規劃強調農機行業的發展,并明確提出了農機化率的目標;另一方面,隨著城市化率的上升、農村人口的減少,政府對農業的補貼政策將長期持續。分析人士指出,這些將促進農機行業長足發展。
根據工信部在今年3月發布的《農機工業發展規劃》中提出的目標,到2015年,農機工業總值達到4000億元,這也就意味著產業規模至少比現在要提高40%。
文件下載:
上一頁